快读网 - 历史军事 - 大宋好儿郎在线阅读 - 602:赵祯对西夏的态度

602:赵祯对西夏的态度

        这话他本不想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可却又担心陈永强倨傲惹事,这才好言相劝,再怎么说大家也是一个国家的,若是闹得丢脸,自己也没甚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闻言冷笑一声,淡淡的道:“那某将拭目以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外面来了一个官员,他侧身像是在迎接人,李珣起身道:“大概是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依旧不动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贵使这是去而复返,有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笑的很是和气,但却看都不看坐着的陈永强一眼,坐着不动?这种程度的激怒对他没用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珣干笑道:“某来介绍一下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摆摆手,说道:“无足轻重的人就免了,大家都没空,有事说事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公事公办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珣想起自己刚和秦为建立的‘友谊’,不禁心如刀绞,万一这次……以后还能从大宋进货回交趾贩卖吗?

        李珣是皇族,身份尊贵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陈永强却是李日尊身边得用的内侍,名声好不好听无所谓,重要的是有实权。

        宰相门前三品官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在许多时候,皇族只是个象征性的身份,真正有本事的人还是会看不起你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大宋皇族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若非是要顾忌舆论,赵祯恨不能一巴掌拍死某些叔伯。

        交趾同样如此,所以李珣深知自己的身份尴尬,从不敢嘚瑟,可他不敢陈永强却敢,这就是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一进来就不搭理人,让陈永强大为不满,但他知道自己坐着过分了,于是就起身,微笑道:“秦大人久违了,某陈永强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李日尊派你等来作甚?这是要与大宋交好吗?那是好事……回头递了文书进宫,此后大宋和交趾就是兄弟般的交情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,秦为拍了拍李珣的肩膀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笑眯眯的到:“作为一国使臣,李大人在汴梁为了交趾据理力争,连陛下都对你颇为头疼,还说让礼房的官员们和你多学学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证明了李珣的功劳,而且还扯到了赵祯,可谓是真金十足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使者陈永强在边上的笑容就僵住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出使我才是使者,李珣不过是个跟班儿而已,可你却对着李珣一路夸赞,这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    玛蛋!

        你欺人太甚了吧!

        李珣也很头痛,有陈永强在哪里轮得到他出头,这不是拉仇恨么?

        无奈,他只好指着陈永强,笑着介绍道:“秦大人,这位是我交趾新来的使者……陈永强,乃是陛下身边最得力的内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皱眉道:“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得了表现的机会,心下稍缓怒气,就板着脸说道:“我国陛下说了,交趾和大宋乃是极为亲切的兄弟,上次的误会之后,陛下已经清理了那些叛逆,人头都带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面无表情的点点头,吩咐道:“好,叫人去接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外面听候差遣的小吏跑着去了,秦为又淡淡的看了眼陈永强,问道:“既是误会就不必多说了,贵使还有何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话中不耐烦的味道连傻子都听得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根本没将自己放在眼里啊!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脸色忽冷,蕰怒道:“某乃我国陛下钦封的使者,此番出使大宋,可你们就是这么接待我等的吗?大国礼仪何在?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缓缓看向他,眼中有不屑之色闪过:“礼仪?交趾做了丑事在前倨傲在后,你们还想要什么礼仪?既是出使我大宋,那某就是主人,方才秦某进来时,你一介使者竟然敢坐着不动,这是哪家的礼仪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面色涨红,“你进来前为何不通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凭你?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指着陈永强,用极为不屑的姿态说道:“秦某在西南时,曾经遭遇交趾伏兵,那些人看似凶狠,可却不堪一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永强的面色微白,知道自己错估了秦为的秉性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使者,他准备先试探一下宋人的底线和态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本没错。

        可错就错在他不信任李珣。

        在看到李珣带着的那些货物之后,陈永强觉得此人已经被宋人给收买了,说的话一句都信不得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他才敢试探一番,结果却撞了墙。

        人家根本不吃这一套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威胁……交趾不是辽国,大宋还不至于怕一个弹丸小国的威胁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对李珣微微颔首,然后皱眉道:“李日尊沫猴而冠,导致身边人不知礼仪,还妄谈什么兄弟之国,就凭交趾……也配?!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说完就出了房间,留下了呆滞的交趾人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太过分了,太过分了!”

        陈永强的怒火渐渐升腾,扯着嗓子怒骂道:“这便是大宋的使官?就这?秦为……宋皇竟然会信重这等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李珣摇头苦笑道:“陈都知息怒,您不知道……此人和大宋别的文官不同,你想试探,却找错了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若换了其他文官来,就算陈永强的态度倨傲了些,但碍于大国脸面对方大抵会皱眉,却不会计较太多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秦为却借机生事,直接把气氛搅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珣见他兀自冷笑,就说道:“此事和某无关,你自己去交涉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的任务已经完成了,剩下的事儿不想再掺和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他知道交趾国内对大宋的垂涎,若是有机会,国内会毫不犹豫的开战,席卷大宋的西南。

        再然后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大交趾帝国就成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个美好的规划,可该要如何执行那还要看这些交趾官员的本事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目前看来,李珣觉得大宋西南不是那么好得到的,别的先不说,只要这个秦为在,交趾就会付出不小的代价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秦为出了这里就进宫求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交趾人不断在侵袭占城,并且在大宋的西南频繁生事,这就是在想打造一个大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弹丸小国而已,他们连人口都不足百万,胃口能有那么大?”

        吕夷简觉得秦为怕是高估了交趾人的胃口。

        自古大国的诞生有一个必要的前提,那就是人口!

        人口部族说什么都是扯淡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好比后来的纵横半个世纪的蒙古铁骑,即便他们打下了庞大的土地,可人口部族无法形成有效的统治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认真的道:“吕相别小看交趾人,他们的野心从来都不小,占城就是血粼粼的例子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赵祯沉吟了一下,“这个陈永强是李日尊身边的人,你见了之后觉着如何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极为考验眼光的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答对了加分,答错了就是无能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想了想,说道:“此人看似倨傲,实则是想试探大宋对交趾的态度,和交趾的对外态度一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抬头看着赵祯,接着道:“陛下,现在的交趾大抵就是一头小一些的野狼,面对大宋这个庞然大物,他们先会龇牙,然后咆哮,若是不理的话,他们就会步步紧逼,尝试着撕咬一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交趾的实际情况,

        从此时开始,他们就秉承着这种风格行事,直至后来被一耳光打肿了脸,这才消停了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赵祯盯着秦为,沉声道:“此事不可妄自非议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和为贵的意思,让秦为别激化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现在的赵祯身上,已经褪去了不少软弱,隐隐露出了几分凌厉。

        相信若是时机成熟,他一定不会放过开疆拓土的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笑了笑,“陛下,臣敢打赌,交趾人此刻定然是在厉兵秣马,然后用占城来做磨刀石,只等时机一到,就倾巢北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见君臣都不信,秦为说道:“臣请陛下拭目以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显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君臣们还是不信交趾人的胃口有那么大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赵祯还是赞许的道:“那交趾使者一来就被你压住了,这一点你做的不错。后续之事还要妥善处置才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心中欢喜,知道大宋至少对交趾提高了警惕,这也算是自己对历史的干预。

        小朝会结束后,宰辅们结伴走出大殿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跟在后面,却被庞籍拦住了,正色道:“先前听闻西夏那边请求重开榷场,陛下大概要拒绝,你怎么看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拒绝的话,西夏人的日子会很难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觉得这事儿怕是没好结果,他低声道:“西夏不会善罢甘休,所以……李元昊大概会翻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庞籍点点头:“此话早就说过了,只是陛下和太后始终视西夏为叛逆,若是开榷场的话,那不就是说大宋间接承认了西夏的立国吗?陛下自然不能忍,所以就拒绝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竟然是这个原因?

        秦为一直以为大宋禁榷是想限制西夏人的发展,没想到竟然是为了这个。

        西夏地处西北,各种物资无法自给自足。

        人活着就是衣食住行,失去了榷场,他们连布料都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西夏才这般好斗,不是和番人就是和大宋,连辽国他们都敢一较高下。

        一句话!

        这帮人不是在战斗就是在去战斗的路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到家,见刘姝正在小憩,气味悄然出去关上门,然后去了书房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的林妹妹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红楼这本书他已经断更许久了,刘姝也时常询问,最后心灰意冷,就当他不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好歹来一回吧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当是哄媳妇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秦为慢慢回忆着情节,然后增减……孙好民带来了外间的消息,“郎君,有人进谏,说是重开和和西夏人的榷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为还在继续奋笔疾书,头也没抬到:“去打听一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