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送走了梁忆瑾,陈瑜也来织染坊这边了。 原本规划出来一片区域是用来织布的,如今不大的院子里都支起来了架子,这些架子是用来晾晒,染好的布要在通风的地方迅速干了才行。 陈瑜最关心的是染料。 古代的染坊用的都是天然染料,诸如红蓝花、苏枋,姜黄、紫草之类的染料,为了是染出各种各样的图案,还需要用到黄蜡,这种方法也叫蜡缬。 “山长,人走了?”林君颜过来,问。 陈瑜点头:“够拧的一个人,咱们这些染色用的染料都是怎么来的是?” “梅娘每天都会带着草药班的姑娘们去山里,这个季节正好能多储备一些。”林君颜带着陈瑜进了储备是是染料植物的屋子:“就是不好储存,染布师傅说没办法,染坊都是干半年歇半年的呢。” 陈瑜知道在工艺落后的古代,这种纯天然的染料储存就是大问题,看来自己又要去做功课了! 除了染坊,织布这一块也都添置了不少织布机,赵梅娘可是真拼了,传授自己的技艺也一点儿不藏私,粗布、葛布、棉布和麻布,到绫罗绸缎,根据每一个姑娘不同的特长专精一种的培养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成本。 再就是养蚕这一块,除了女学姑娘们在养蚕,青牛县今年养蚕的人也多了起来。 一切都在向好发展,陈瑜便不过多参与,离开女学去女医馆,女医馆里,产科是单独分开的,福娘手底下的稳婆都是四个、五个人一组,如今都二十几个人了。 诊科这边,周玉凤请来的那些女郎中都兢兢业业不说,还有女学的姑娘们来打下手,井井有条的忙碌。 陈瑜一直都惦记的秦婆子和她的两个孙女,肖兰是最先看到陈瑜的,从抓药的台子后面出来给陈瑜行礼:“师父,您可算来了。” 陈瑜点了点头:“去忙,我去后面看看你奶奶。” 肖兰行礼后回去继续抓药,陈瑜没打扰任别人,去了后院。 后院处处都洒扫的干净整洁,熬药的路子旁边都放好了长短差不多的木柴,有一些特殊的中药对烧柴都有要求,所以单独有一排药炉子是不混着用的。 第(1/3)页